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湖北“碳”索助力绿色崛起
发布日期:2021-07-16
作者:本站编辑

气候变化事关人类长久生存和各国繁荣发展,绿色是世界发展的潮流,碳排放权交易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手段之一。

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我省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和锐意创新的勇气,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创造性地把碳排放权交易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新路径,谱写了一曲湖北担当的新华章。

最新数据显示,自2014年湖北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上线交易以来,交易量和交易额均占全国一半,是全国最活跃的碳市场。同时,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深入推进,也不断助推湖北率先在中部实现绿色崛起。

交易额全国领先

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史无前例地“给空气定价”,从此二氧化碳排放权成为一种商品,碳交易也成为全球推动减排的市场化手段。

一直以来,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征程中不断迈出新步伐。2011年,经国家部委批准,湖北和北京、上海等七地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4年,湖北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随着《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湖北省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暂行办法》《湖北省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等一系列法规和文件的制定,湖北实现了顶层设计、碳排放数据核查、配额发放、市场交易等碳交易各个环节均有法规政策支撑,形成了上下配套的制度体系。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和温室气体排放报送系统平台的建设,为碳交易夯实了平台支撑。

什么样的企业能够纳入碳市场?湖北划定“红线”——年能耗1万吨标煤以上的工业企业全部进入。根据这一“红线”,湖北碳市场纳入373家控排企业,总排放量为2.73亿吨,约占全省的45%;涉及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等16个行业,占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60%,有效覆盖了工业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

制度设计是碳交易的关键。据介绍,湖北碳市场在配额分配制度设计上体现了“四个注重”:

注重碳强度下降目标和发展空间相结合,按照全省碳强度下降目标和GDP预期增长设定配额总量;注重充分考虑企业承受能力,为企业配额缺口设置了初始配额的20%或20万吨的上限,确保压力适度,又减少了工作阻力;注重增强市场流动性和持续性,规定免费发放但未经交易的配额到期注销,使企业将交易分散在平时;注重政策制度渐进优化,配额一年一发,每年对分配方案作优化调整,提高分配的科学性。

目前,湖北碳市场价格运行平稳,市场激励机制基本形成,交易规模、连续性、引进社会资金量、纳入企业参与度等指标居全国前列。截至今年5月31日,二级市场累计成交3.48亿吨,占全国50.40%;成交额81.52亿元,占全国55.69%。

通过科学的配额分配,碳市场倒逼企业减排成效显著,对碳达峰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至2019年,配额短缺企业占比从43%上升至68%;16个行业中,除电力和化纤行业外,14个行业排放量下降,二氧化碳累计减排4246万吨。

开放多元大市场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董事长曾庆祝介绍,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既是国家赋予我省调结构、转方式和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使命,也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事项之一。

碳市场是促进能耗、碳排放量“双控”非常重要的工具,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也激励促进企业积极减排。“降低整个社会平均减排成本,是碳市场的核心功能。企业会认真计算到底是买碳配额划算还是自己减排划算。企业愿意努力减排来减少购买配额支出,甚至出售用不完的配额来获得收益。”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张杲说。

在7年的磨合与探索中,湖北企业既积累了丰富的碳资产管理经验,又摸索出了运用碳交易工具实现低成本节能减排的方法。张杲介绍,截至目前,湖北控排企业通过碳交易获得的收益已超过5亿元,充分说明碳市场对湖北实体经济的支撑。

以华新水泥为代表,近年来,积极转变发展方式,通过发展自身技术优势,在水泥行业率先推动并开展可替代原料和余热发电等节能减排解决方案,坚持集团公司“低能耗、低排放、高技术、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成功实现了从传统水泥生产企业向绿色环保企业的转型。

作为率先参与湖北碳市场建设的企业,武汉钢铁集团主动节能减排,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工艺的应用,完善环保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积极变废为宝,把钢铁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用来铺路。

减污、降碳、节能协同治理,湖北成绩亮眼:提前1年超额完成了“十三五”能耗强度降低16%的目标任务,连续7年超额完成了国家碳强度下降考核目标。

如今,湖北碳市场不仅吸纳了控排企业,还有375家投资机构、10389名个人加入。“开放的态度,让我们的市场也更加‘如鱼得水’。”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总经理刘汉武介绍,碳市场的建设,不能“闭门造车”,湖北碳市场积极“走出去”,与全国的研究机构和著名高校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同时积极学习其他试点地方的先进经验,广泛征求市场主体意见,保障碳市场运行与时俱进。

零碳理念深入人心

碳汇,通俗而言,即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据测算,树木每生长一立方蓄积,约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林业碳汇是当前和未来增加碳汇的重要途径。

通山,地处湖北东南,幕阜山片区,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通山县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成为中国首个可进入国内碳市场交易的CCER(中国核证减排量)竹子造林碳汇项目。

这是湖北碳市场积极探索“工业补偿农业、城镇补偿农村、排碳补偿固碳”生态补偿机制的缩影。2014年至2019年,湖北CCER总抵消量352万吨,共产生收益约6794万元,其中,贫困地区产生的收益约5000万元。

同时,湖北碳市场还创新引导公众低碳消费和低碳生活,零碳理念深入人心。全球首创大型体育赛事碳中和模式,先后与军运会、冬奥会组委会合作推出“低碳军运”和“低碳冬奥”微信小程序产品,鼓励个人将低碳生活形成的碳减排量捐赠给军运会和冬奥会,实现零碳赛事。

省生态环境厅负责人介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入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为落实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新要求、新目标,湖北将尽快编制出台“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系列研究,提出实现湖北碳达峰目标的重大政策和行动。

同时,持续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碳市场建设。湖北将以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目标,通过进一步完善碳市场制度设计,抓好碳排放核查、配额分配及履约,研究扩大试点碳市场覆盖范围等工作,促进企业节能环保改造,倒逼落后产能转型,为湖北的天更蓝、水更绿作出更大贡献。

企业声音

七成控排企业 实现节能减排

自2014年湖北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至今,湖北碳市场减排成效明显。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副总经理杨光星介绍,湖北碳市场70%控排企业,有专职人员或者专业部门管理碳资产;70%控排企业实现了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总量下降。

减排力度越大,竞争力越强

打开“中国碳市”APP,查看每天碳价,已成了中国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质量环保管理部高级主管夏枫保持多年的习惯。

作为2014年首批进入湖北碳市场交易的企业,第一年,葛洲坝水泥公司曾花了3000多万买配额。

碳排放配额,直接决定碳市场的运行。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齐绍洲介绍,湖北碳市场坚持排放总量适度从紧的原则,企业获得的免费排放配额逐年递减。“也就是说,如果不主动减排,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花钱购买碳配额。”

“肉痛”过后,葛洲坝水泥公司同步规划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方针。从淘汰落后产能、稀土永磁电机改造,到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大数据监控平台,大规模利用工业废渣作为原材料等,公司减排成效明显:截至2020年,其同等熟料产量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比2015年减少约120万吨;生产1吨熟料,煤耗下降了12%,电耗下降了7%,单位产品的综合能耗达到了国标先进水平。

如今,葛洲坝水泥公司每年约花数百万元购买碳配额。和一开始被动购买不同,他们已摸索了一套适合水泥行业的完善碳资产交易流程。夏枫介绍,不仅有专业部门负责碳核查、碳交易和碳资产,公司还每年出具专业市场报告,对今年碳市场交易进行预判和评估,并安排交易计划。

什么价格适合买进、什么时候适合卖出,夏枫所在部门已操作得游刃有余。2020年,葛洲坝水泥公司购买碳配额的单价,比碳市场均价低了9.6%。

“对企业来说,花钱肯定心疼,但也让企业明白,向环境中排放二氧化碳,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夏枫认为,今后,谁减排力度大,谁的成本越低,谁的竞争力就越强。

想方设法控排,成为各环节共识

作为湖北碳市场启动伊始就加入的企业,武汉有机实业有限公司遇到了“天赐良机”。

“2014年加入碳市场,第二年我们就从武汉市硚口区搬到了青山化工区。”公司高级能源管理师赵汉武介绍,搬迁改造为节能减排“帮了大忙”。不仅所有老旧的硬件设备淘汰,全新工艺升级,武汉有机还迎来了新的能源消费结构——由原来的燃煤改为如今使用电、蒸汽、天然气三大能源。同时,大力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在线监控用能设备,每个车间做到“按需供能”,避免粗放式供能导致能源浪费。

双管齐下,企业很快尝到了甜头。“以前在老厂区每年碳排放量大概14万吨,参与碳交易后,尽管产能是以前的四倍,但每年碳排放量降到了8万吨,单位产品能耗费用下降了40%。”赵汉武说。

武汉有机还成功实现了重大科技成果创新——余热产汽回收利用技术。“我们在老厂就想用自产蒸汽供热,但由于工艺条件不够,没能成功。”赵汉武介绍,新厂在全新工艺下,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能覆盖厂区50%至100%的蒸汽需求量。

拿起计算器,赵汉武算了一笔账:自产蒸汽每小时22吨,一天就是528吨,每吨单价200元,一年下来,武汉有机自产蒸汽产生的效益是3854万元。

不仅节省了成本,单位能耗也下降了。据统计,2015年,武汉有机每吨产品消耗的能源费用为1500元;2020年,下降为700元,降幅超50%,今年预计还有下降空间。

随着碳排放配额逐年下降,去年武汉有机需花30万元购买碳配额。“花这个钱,是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而且我们一直致力于节能减排。”赵汉武说,如今武汉有机各个生产环节都实现了精细化管控,大力提高效率,想方设法控排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专家观点

应对碳达峰碳中和 湖北如何抓住碳机遇

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教授、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孙永平认为,在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背景下,湖北应积极谋划,做好“碳文章”。

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的深度推进,节能环保服务业将进入黄金增长期。孙永平认为,各级政府和企业对节能低碳方面的公共购买会成倍增加,必将为节能低碳技术与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增长空间。

作为中部唯一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湖北已成为全国最大、全球第二大碳市场。孙永平说,湖北应该利用在低碳节能环保产业方面的优势,在技术和服务两方面进行输出,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孙永平建议,首先,湖北应加快培育一批低碳节能的龙头企业和国家级产业园区,打造国家级的低碳节能技术产业园,通过园区发展,形成以集聚区为依托、大型企业集团为核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配套的产业格局。

第二,支持低碳节能企业创新。湖北应设立专项资金优先鼓励低碳节能企业进行服务技术、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引导低碳节能业企业应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提升服务业科技含量。

第三,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低碳节能产业总部落户湖北。最终吸引企业的核心是营商环境,湖北应积极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降低环境服务业就业创业门槛,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创造公平营商环境。

第四,健全和创新投资回报机制。利用政策优势,武汉可建立和完善集体林权、排污权、碳排放权、水权等交易制度,形成定价机制,加大市场融资力度,充分发挥绿色基金和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作用,促进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多元化发展。

(摘自:7月16日 《湖北日报》)